跳到主要內容

認識失智症

 

作者: 周曉慧醫師

     台灣失智症協會在2020年所做的調查,推估失智症人口約29萬人,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且有每五歲盛行率倍增之趨勢,到90歲以上,3個人之中,即有一位長者會面臨失智的問題。失智症的患者為何越來越多? 失智症可怕的地方在哪裡? 失智症如何預防?

     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而是在我們人體的六大認知面向上出了問題,且影響到日常生活能力。不只是記憶力退化,還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75歲的王奶奶,最近開始出現異常的行為,一直懷疑自己的錢被偷,整天都要家人幫忙找錢;此外,對先生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懷疑先生和家中的外傭有不軌之情,常常都會趁半夜時,對先生施予暴力。家中的子女,對於這些狀況,一開始一頭霧水,上網搜尋了相關資訊,才發現這些可能是失智症的症狀,因此把媽媽帶至門診就醫。一問之下,其實媽媽的記憶力在一年前,便開始有逐漸下降的情形,常常忘東忘西,也曾經迷路找不到家,有些事情需要一直重複提醒,但是因為日常生活都可以自理,也沒有出現一些明顯的行為異常,因此沒有被帶來醫院就醫。

     這是失智症患者如何被家人被發現的故事,而且這些故事或許每天正重複不斷的上演,並且越來越多,影響了無數的家庭。

 失智症的種類很多,真正導致的原因也非常多,以下我們先就失智症最常見的一個類型,作為探討。

造成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失智症的原因?

Dr. Bredesen的書籍中,有描述他們收案的146位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失智症患者中,檢測出的相關異常。

資料:Dr. Bredesen (2017), The End of Alzheimer’s Disease

     以上的因素,你有幾個了? 以現代許多人的生活型態,壓力儼然已成為不可避免的慢性殺手,此外生活型態也漸趨萎靡;假日好不容易放假,不是睡到中午,就是週六追劇到週日早上才就寢,起床之後,隨便一個三明治裹腹,或是附近的速食店快速解決一餐,周末即將結束,剩下的時間更要好好把握,上周末積欠公司的業務,趕緊接續完成,根本不會有時間去運動。這樣的生活,自從到職場開始,便一直延續不斷,直到退休,好不容易有閒暇的時間,可以爬爬山,到處遊山玩水,享受人生時,一個個無形的慢性病紛紛找上門,失智症也是其中一員。

      對於失智症,目前僅有改善症狀的藥物,無法痊癒,隨著時間的進展,疾病也會漸趨惡化,只是每個人惡化的速度不一。

     失智症在診斷之前,疾病已經悄悄在進展,不同類型的失智症進展速度不一,但是如果真的開始出現症狀,就會比較不容易處理。因此,建議大家先針對自身的危險因子,詳細審視一番,尤其是確定有失智症相關基因者,更需要及早改善生活型態,避免無聲的失智症找上門。

 

參考資料:

1.      Dr. Bredesen (2017), The End of Alzheimer’s Disease

2.      Gale, S. A., Acar, D., & Daffner, K. R. (2018). William J. Mullally, MD, Neurology Series Editor.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