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更年期症狀與疾病風險

作者: 周曉慧 醫師


年近50歲,許多女性朋友開始出現一些不適症狀,第一個會想到的便是是不是更年期? ”更年期,是所有女性必經之路,但是要如何讓自己安然度過這一段身體波動的歲月? 這是許多女性想要了解的,因此以下內容會跟大家聊聊更年期容易出現的症狀、健康風險。

 

更年期常見症狀

一篇發表在北美更年期學會的研究,時間從2006年到2016年,分析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女性平均更年期落於49歲,研究中發現最常見的五大症狀分別為 記憶力減退 (66.9%), 疲倦 (66.5%), 失眠 (59.6%), 憂鬱心情(58.5%), 以及下背痛 (58.2%)。而面臨這些症狀時,大多數人選擇電話諮詢、醫療相關人員諮詢、報章雜誌或是網路,僅有23.6%的人會就醫。如果相較停經前、停經及停經後三個時期,以停經後症狀較為嚴重。


 

其他症狀:

骨骼肌肉痠痛、皮膚乾燥、眼睛乾燥、沒有耐心/ 易怒

陰道乾燥、熱潮紅、性慾降低、性交疼痛

頻尿、心悸、胸悶、眩暈、頭痛

由上述,可以知道更年期症狀千變萬化,在荷爾蒙劇烈變動的時間,身體會出現諸多的不適。怎樣的人容易出現較嚴重的更年期症狀呢? 通常出現在沒有工作以及有慢性病的女性身上,症狀會特別嚴重。或許因為這些患者因為退休之後,不需要再忙碌於工作,小孩也外出就學,面臨空巢期,生活中一時失去重心。

 


認知功能退化

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更年期荷爾蒙濃度的變化,會影響認知功能與記憶。雌激素可與腦部受器結合(大腦皮質,基底前腦,海馬迴,紋狀區), 改變基因轉錄,也可以刺激海馬迴神經突觸的增加,有助於記憶鞏固,也具有神經保護的功能,可以減少腦細胞受到癲癇及中風的傷害。

 

心血管風險

更年期有許多的變化,使女性更容易產生心血管疾病風險,例如體脂肪分布、血糖耐受性減少、血脂肪異常、血壓上升、交感神經活性上升、內皮細胞失衡以及血管發炎等。

雌激素在心血管疾病中,扮演兩極的角色,在早期動脈粥狀硬化的進展中,可以保護內皮形成減緩斑塊形成;在動脈粥狀硬化晚期,卻會導致斑塊破裂,造成血管栓塞,以及急性心血管事件。

 

骨質疏鬆

雌激素與骨質密度,也具高度相關性,可以減少骨質對於副甲狀線的敏感度,增加降鈣素的製造加強鈣質於腸道的再吸收,以及減少腎臟鈣質的排出。因此在更年期,雌激素大幅波動,到劇烈下降,對於骨質勢必有一定的影響。我們的骨質在30-40歲之間到達高峰,接著便會逐年下降,更年期之後下降更顯著。

 

以上這些都是面臨更年期的你,該注意的症狀。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做最好的準備,輕鬆度過更年期。

 

資料參考:

1.    Lee PS, Lee CL. Prevalence of symptom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cross menopause status in Taiwanese women. Menopause. 2020 Oct 12;28(2):182-188.

2.    RosanoGM, Vitale C, MarazziG, VolterraniM. Menopau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evidence. Climacteric. 2007 Feb;10 Suppl1:19-24.

3.    Santen RJ. Use of cardiovascular age for assessing risks and benefits of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Menopause. 2017 May;24(5):589-595.

4.    Ji MX, Yu Q. Primary osteoporosi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Chronic Diseases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5; 1(1): 9-13

5.    He L, Guo W, Qiu J, An X, Lu W. Altered Spontaneous Brain Activity in Women During Menopause Transi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and Serum Estradiol Level.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1 May 11;12:652512. 

6.    McEwen BS, Milner TA. Understanding the broad influence of sex hormones and sex differences in the brain. J Neurosci Res. 2017 Jan 2;95(1-2):24-39. 

留言